共产党员网
|
返回联盟首页

湖 北 省 党 建 网 群

人才工作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工动态 > 人才工作

湖北恩施 “九佬十八匠”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

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  |  发布时间:2024-06-06 17:19:00

  日前,在湖北恩施市屯堡乡田凤坪村绝壁花海举办的“硒都工匠杯”竞赛现场,全市60余名农村主播通过直播平台推介土家腊肉、恩施玉露等特产,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。培育农村主播,是恩施市壮大乡土人才的一纸剪影。近年来,该市聚焦乡村振兴需要,念好“引、育、用”三字经,着力培育新时代农村乡土人才“九佬十八匠”,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。

  念好“引”字诀,“田秀才”技术赋能富一方

  “黄总带来的白茶技术,让我们的茶园亩均增收1000多元。”在恩施市盛家坝镇下云坝村白茶园,正在摘茶的当地茶农介绍。

  茶农口中的黄总名叫黄文利,是浙江富阳有名的白茶种植大户和技术能人。通过本地茶商对接,政府提供配套政策,黄文利来到恩施市盛家坝镇投资兴办茶厂,推广白茶种植技术,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白茶2000余亩,帮助100多户村民走上了致富路,亩均收入达9000元。

  黄文利不仅给当地茶农带来了收益,也带来了技术。从选址、育种、施肥、修剪到采摘、加工,每个环节都亲自示范,耐心讲解。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盛家坝研究指导白茶种植,这里成了他第二故乡,也被大家尊为白茶园的“田秀才”。

  “田秀才”是乡土人才,是致富能手,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。恩施市紧盯人才缺口,围绕乡村振兴引才聚才。一方面摸清家底,建立全市乡土人才“大”台账,搭建技能提升交流平台,抓好乡土人才培育和沟通联系;另一方面通过推介会、老乡会等宣传政策优势,采用内联感情、外部激励等措施,陆续联络了210余名在外本土能人、外地技术行家在恩创业兴业。

  念好“育”字诀,“土专家”技艺传承焕生机

  “劁猪骟牛没有人比杨兴桉的技术好,他为人耿直,一个电话就来了。”谈及老兽医杨兴桉,恩施市屯堡乡的养殖户都赞不绝口。

  杨兴桉从事兽医工作近30年,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畜牧“土专家”,常年奔波在农户、养殖场、兽医站之间的山路上,穿梭于鸡舍、猪圈、牛棚,做防疫、采样本、治病情、解危难,曾获“恩施工匠”动物疫病防治技能竞赛一等奖。近年来,他通过手把手带、一对一教的方式,带领养殖大户钻研业务、苦练技能,为乡村畜牧产业发展保驾护航。

  “我们注重完善‘传、帮、带’机制,深挖传统技能传承发扬,通过以强带弱、以老带新、以精带疏等帮带方式,让榫卯、傩戏、竹编等传统技能焕发新生机、新价值。”恩施市人才办负责人介绍,“围绕电商直播、现代农业、乡村旅游等时代新课题,我们举办了28个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,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600人次,让更多的新农人拥有一技之长。”

  目前,恩施市共挖掘培育农村实用技能等人才1900余人,培育传统技能“土专家”280余名,4人获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,13人获评省级非遗传承人,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“九佬十八匠”“土专家”体系。

  念好“用”字诀,“憨老板”投资激活新引擎

  冉运军是恩施市太阳河乡的一名退役军人,战友多次邀他到上海一起发展,由于对家乡的执念,他毅然在家乡投资兴业,创办恩施市长芹农业有限公司。

  回乡投资兴业是一种情怀,更是一种责任。“同沿海相比,在恩施发展产业有一些限制,涉农产业投资大、回本慢,战友笑我有些憨。”作为太阳河乡蛋鸡产业的带头人,冉运军联络组建技术团队,结合恩施地理、气候环境,对传统养殖技术挖掘升级,以富硒高质的纯正土鸡蛋赢得市场,带动太阳河乡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,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,当地居民年增收超过2万元。村民链在了产业链,富在了产业链。

  近年来,恩施市探索形成了“以产业选能人、以能人拓产业”的联农富农扶持机制,优选茶、土豆、蔬菜等80余个特色产业,精选产业带头人建立“银行、保险、担保、产业带头人”四方合作模式和“政府投入、自主运营、定期分红”资金投入模式,为特色产业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。2024年一季度落实贴息贷款155.48万元,统筹2000万元资金支持100余名产业带头人发展。

  据介绍,除了扶持能人返乡发展特色产业,该市还注重在乡村治理中引入乡土人才力量,通过聘用“名誉村长”、集体经济发展顾问等方式,发挥乡土人才在经济发展、移风易俗、共同缔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相关资讯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4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