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联盟
|
共产党员网
|
返回联盟首页

湖 北 省 党 建 网 群

基层党建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工动态 > 基层党建

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:汇“流”聚力 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

来源:共产党员网  |  发布时间:2024-04-10 13:25:00

  近年来,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坚持“四创”工作法,着力构建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流动党员党组织体系,不断增强流动党员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进一步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、管理难落实、活动难开展、作用难发挥等问题,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走深走实。

  创新方法设置组织,“流动”不“流失”。“党员流动到哪里,党组织就建到哪里”。根据流动党员流出分布情况,在数量较多的北京、广东、浙江等地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8个,在宜昌城区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3个,在县城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2个,覆盖全县90%以上的流动党员。“党员从哪里流出,哪里就负责建强党组织”。发挥流出地乡镇党委、村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情况清、信息明优势,要求12个乡镇党委“月到县城、季到宜昌”参加所属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生活,压实流出地党组织责任。结合流动党员群体需求,在中老年党员较多的茅坪城区成立秭归县流动党员服务中心,提供集中学习、健康讲座等服务;在农民工党员较多的宜昌城区成立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,提供就业招聘、技能培训等服务;在乡贤能人党员较多的武汉、浙江等地,推动流动党员党组织与商会、招商招才工作站“四站合一”建设,提供资源链接、信息共享等服务。

  创立机制保障服务,“离乡”不“离心”。一是强责任。建立“县委书记—组织部部长—乡镇党委书记—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”责任体系。2021年以来,两届县委书记每年必到县外流动党员党组织进行调研指导,组织部部长担任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“首席服务官”,乡镇党委书记定期到所属流动党员党组织讲党课,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全县基层党建述职。二是强服务。流动党员比较分散,暂不能建立党组织的,必须落实个人报告、与流出地党支部跟踪联系、完善季度动态登记三项制度,确保每名党员纳入组织管理。实施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“五个一”联络机制,建立各流出地基层党组织“三个一”联络机制,进一步推动流出地党组织、流入地党组织和党员“三方责任清单”落地落实。三是强保障。选派9名优秀干部担任在外党组织党建指导员,驻点开展业务指导。每年给予市内23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各2万元工作经费,给予市外8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各6万元工作经费,并根据年底考核结果奖补一定资金。整合项目资金500余万元,建成县城600㎡流动党员服务中心、宜昌城区1800㎡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和2个流动党员驿站。

  创建载体抓实学习,“务工”不“误学”。一是双向互动“送”学。搭建“云端课堂”,定期向流动党员党组织下发党建工作提示,推送图片、视频课程。主题教育期间,通过“快递送学”形式为3600余名流动党员寄送党的二十大报告等资料,组织100余名党员骨干送学上门到店面、工地。二是多元渠道“讲”学。武汉流动党员党总支组织在汉秭归籍老干部、党员律师、高校思政教师到流动党员聚集较多的车间厂房、商铺门面,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50余场次,覆盖流动党员和农民工2000余人次。三是定期回乡“研”学。分支部组织在外流动党员到水田坝乡马营、泄滩乡陈家坡、归州镇夏明翰等教育基地,赓续“舍小家为大家”峡江移民精神,传承“等不如干,熬不如拼”的脱贫攻坚精神,及时补足流动党员精神之“钙”。

  创先争优发挥作用,“平凡”不“平庸”。一是“走出去”建设他乡。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流入地经济社会建设,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成立“王华君志愿服务队”,1500余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、抗险救灾等工作,其“微心愿圆梦”志愿服务品牌入选中央文明办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》。二是“引进来”反哺家乡。利用在外流动党员党组织招商招才优势,选优30余名流动党员担任家乡名誉书记、产业顾问等,为家乡发展找路子、找资源。宜昌城区11名流动党员回村任职,流动党员周年军返乡投资6000多万元。三是“动起来”服务老乡。引导流动党员党组织对在外务工困难群众开展帮扶服务,秭归在浙江玉环流动党员党支部为4000余名秭归籍务工人员提供代办服务。秭归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开展“五帮”服务,发展97名党员,帮助5000余名农民工就业,帮扶困难学生500余人,调解纠纷800余起,依法维权4000多万元。

相关资讯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4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