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联盟
|
共产党员网
|
返回联盟首页

湖 北 省 党 建 网 群

两学一做·榜样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习园地 > 先进典型 > 两学一做·榜样

“毛泽东号”机车组党支部:轨道上的“国旗班”

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  |  发布时间:2017-12-12 09:56:00

  “毛泽东号”机车组党支部(资料图)

  “手不离闸把,背不靠座椅,眼不离前方,说话不对脸,吃饭不同时,沏茶不谦让……”“毛泽东号”机车的司机室里,司机们严守着这个规矩。

  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,对于一趟夕发朝至的列车来说,司机们要在最困乏的凌晨时段坚持三到四个小时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而“毛泽东号”机车组却坚持了几十个年头。

  1946年诞生于炮火硝烟中的“毛泽东号”,在1949年正式落户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,开始牵引货运列车。在唐山大地震、抗击非典、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等一次次特重大任务中,完成救灾物资抢运任务,续写了一代又一代铁路英模的故事,也淬炼了一支国旗护卫队般的党员班组。

  宁叫机车等命令 

  不叫命令等机车 

  “毛泽东号”班组共有20人,其中18人是党员,“宁叫机车等命令、不叫命令等机车”是班组多年来谨守的承诺。

  丰台机务段党委书记韩连达说:“‘毛泽东号’班组个个都是段里的主力军,他们不仅技术业务高,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,作为‘毛泽东号’人,他们更会有力地诠释什么是不叫命令等机车。”

  “每一名班组党员都以国旗护卫队的标准要求自己,日常学习中除了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、政策理论,我们还要学习《毛泽东选集》。”班组党支部书记、司机长刘钰峰说,特别是随着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的开展,大家学习得更系统了,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更高了。

  抗击非典时期,“毛泽东号”担当首趟药品的运输任务,那时候的北京已经成为非典重灾区。刘钰峰和班组成员接到命令后,准时出乘,将救援药品及时运达,回到北京后刘钰峰却因需要隔离回不了家,在丰台机务段里住了半个月。

  汶川地震时,“毛泽东号”又担当首趟救灾物资的运输任务,刘钰峰和副司机长王振强在段里住了一周,救灾物资随时装运完毕,他们就随时出发,其他组员也早已在河北衡水、山东聊城两个交接站做好接应准备。

  2012年7月21日,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袭击。为了不耽误“毛泽东号”机车21时出发,家住北京东北五环外顺义区的机车组司机李博中午就出了门。先坐了一阵公交车,后来车走不了了,他下车又蹚水走了三个多小时,及时赶到西南四环外的丰台机务段,履行了“宁叫机车等命令,不叫命令等机车”的承诺。

  旅客安全舒适 

  司机责任在肩 

  担当货运牵引任务68年后,“毛泽东号”于2014年开始牵引从北京西至长沙的Z1/2次旅客列车,单程1593公里,运行时分16小时41分钟,跨一市四省,是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线路最长的交路。

  “货改客后,对于班组司机们来说,感受就像是从开大货到开公交,平稳驾驶的技术要求更高了。”刘钰峰打了一个比方。虽然没有经验,但这并没有难住“毛泽东号”班组。

  一有闲工夫,机车组成员们就聚在会议室,铺开模拟线路图,手拿监控模拟器,研究沿途的每一个坡道、每一个分相点,然后再到线上实地勘察,记录操作手法。班组的老党员刘志伟手写了33万字的操作指南,刘钰锋则将全程1070个信号机位置倒背如流。

  刘钰峰和王振强还采用“潜伏”的方法到其他列车上学。“我们不穿工作服,像旅客一样,先在车厢里感受平稳度,然后再到机车上亮身份跟司机师傅交流。”王振强说。几个月下来,班组总结提炼出一整套平稳操纵办法。

  “开车人想着坐车人”,机车组成员们用一个近乎苛刻的办法来检测列车行驶的平稳度、提升旅客舒适度——在列车尾部摆放冲动棒,列车运行过程中,冲动棒若倒了就及时记录当时的行驶时间和地点,过后分析原因,提出整改措施。

  2016年10月30日,“毛泽东号”机车命名70周年之际,集班组智慧的《“毛泽东号”一次值乘标准化作业法》诞生,掀起全段学习“毛泽东号”的新高潮。

  经过五次换型,“毛泽东号”现在使用的和谐3D型电力机车,运行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/小时,是我国目前速度最快、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。

  当“毛泽东号”行过田间地头、沿途站点、城市远郊,当旅客、老农、行人都向“毛泽东号”金灿灿的车徽行注目礼的时候,刘钰峰坦言:“我胳膊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,一种荣誉感、自豪感油然而生,身板不由自主挺得更直,为自己身为‘毛泽东号’的司机而骄傲!”

  在丰台机务段“毛泽东号”展室,历任机车组成员获得的勋章整齐地码放在一个柜子里。“荣耀属于过去,我们从老司机长手里接过接力棒,也一定要稳稳地传下去!”刘钰峰说。

相关资讯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437号